2023年2月1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传统文化教研室全体《论语》课程教师,在行政楼312开展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论语”课程集体备课。传统文化教研室蔡杰主任主持会议,步伟、谢梦、宣兆杏、顾琰老师分别介绍备课思路与内容。
蔡杰主任首先再次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学院集体备课制度的规定,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充分发挥集体智慧,集思广益,统一教学要求,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强调要严格按照教学时间上课,认真落实错时就餐时间安排,确保教学秩序稳定有序。强调继续开展推门听课活动,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力度。强调等授课计划、教学任务书、教案等各项常规期初教学材料的上交工作。
关于论语第一课的教学思路,谢梦老师首先进行说课,对《论语》课程总体教学方案进行说明,简要介绍论语的内容,结合论语的部分内容详细介绍孔子的生平。蔡杰主任和步伟老师进行点评,提出应注意明确知识、技能目标,突出重点、分明主次。
步伟老师说明了《论语》课程实现传统文化进课堂,实现文化强国的地位与意义,并从古今中外四个维度介绍了孔子及儒学的地位与意义,介绍了儒家学派的发展,孔子仁和礼的核心思想,详细介绍了孔子生平,
宣兆杏老师从文化自信的角度首先说明《论语》课程的意义,介绍了论语的大致内容,介绍了孔子的生平经历,介绍了孔子的君子思想,介绍了为学思想,要知行合一、学思结合。步伟老师进行点评,对儒家学派思想的内容、发展进行了补充。
顾琰老师从代表中华文化的孔子导入,引导学生谈谈对孔子的了解,从圣人孔子、凡人孔子两个维度,介绍孔子是如何走向神坛,以及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凡人,介绍孔子思想中关于仁礼、孝悌、谨信、君子等内容及其影响,引导学生从实践中学习感悟论语。步伟老师进行点评,顾琰老师授课细致有条理,作为高校教师还可以将前沿学术性高层次思想观点引入课堂,从微观、宏观角度进行引导。
各教师共同研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弥补自己独自撰写教学设计上存在的不足,快速提升每位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兼顾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共建有效课堂,推动高效课堂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