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简称马院”)于2012年3月升格为二级教学单位,2019年成为独立二级学院,承担全院学生《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治》、《形势与政策》、《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国学经典》等课程的教学任务。我院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及人文社会科学等课程建设,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
马院目前下设思想政治、传统文化和法治三个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20人,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24人,教师队伍结构更趋合理化、年轻化。队伍中有1人获得“全国优秀教师”、1人获得“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获得“山东省教学管理优秀个人”、1人获得“山东省先进工作者”、1人获得“山东省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1人获得“济宁市优秀教师”、1人获得“优秀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荣誉称号,2人被国家关工委聘为“青少年道德培养导师”、1人被评为“杏坛名师”入选济宁市干部培训优秀教师资源库。
立德树人,笃行致远。马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形成系列特色品牌课程,让教学内容、课堂气氛、教学形式、实践教学、沟通渠道、考核方式都“活”起来,将理想信念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大学精神融入课堂和实践教学,巧妙地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为学生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学院重视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建设,建有省级资源共享课2门,校级精品课6门,承担省、市级科研课题40余项,在国家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教育教学论文140余篇;编写教材30余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市级教学科研奖励2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