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线上教学的开展,“直播网红”“爱豆”“粉丝”“毛豆”成为师生之间的新称谓。对于成功网络授课的老师们来说,有挑战、有触动更有情怀。“战疫”期间的线上直播课堂给思政课老师们带来压力的同时,也带来更大的动力。马院思政课老师们通过研讨线上教学方案、制定在线授课预案、录制教学微课、调试上课环境、做好学生沟通等措施,保障课堂的顺利开讲。连续3周的《毛概》课网上直播教学在以2019级为主体的5000多名学生中顺利展开,平均到课率高达95%,这与大家的辛勤付出是分不开的。

首先,团队的提前部署策划,为平稳的线上教学保驾护航。马克思主义学院及时成立线上教学工作小组,制定了《思政课线上教学工作方案》,成立线上教学工作领导、线上教学督导及技术服务、线上教学联络保障、线上授课教学团队四个小组。开课前小组成员通过多次视频会议讨论教学方案,制定教学计划,搜集优质教学资源,集体备课,反复模拟线上课堂等多种方式为线上课堂做足了功课。同时,老师们积极学习和使用腾讯课堂的线上录播教学、导入学生名单、线上师生互动和答疑等线上教学功能;线上教学督导及技术服务组一直在线关注老师们线上教学的开展情况,及时给予技术性的指导和帮助。各个小组根据分工各司其职,为课程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其次,手里有粮,心中不慌,做好课程教学设计,是保障网课质量的重要环节。思政课与专业课不同,面对的是5000多名学生的大课堂,互动性、参与性、学生学习的专注性都是一堂课要考虑的。根据教学的需要,抽调出6位参加过信息化教学能力大赛的老师承担了网络教学任务,她们具备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为保证“空中课堂”的教学质量,课程组通过上传学习课件PPT、教案、国家精品示范课程视频、课程录制、在线直播等多种方式开展教学。每周一次60分钟的直播课堂更是“短而精”,打破了原有的教学框架,实施项目化专题化教学模式。3次网课6位老师通过“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三大模块、“育家国情怀,做强国一代”、“毛泽东思想及其科学内涵”、“近代国情的12345”、“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当代意义”、“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的区别”6个主题进行了精彩讲解,同时,将“爱国主义教育”“生命健康教育”“责任意识教育”“规则教育”“爱与感恩教育”等疫情防控“一场特殊的思政课”教学内容巧妙穿插在教学之中。同时,在《毛概》职教云教学平台上,通过发布课程公告、相关讨论题、在线测试、线上互动交流,促进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思考,提高了参与度,激发了讨论兴趣,同时教师可以参与讨论把握方向。能够在短时间内准备这么丰富的教学内容,得益于前期《毛概》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资源课的建设为老师们备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真正达到了以建课促教学的目的。

最后,做好应急方案,以备不时之需。随着全国网上教学的展开,直播过程中网络卡顿、掉线、学习平台垮掉都是存在的,面对这种情况,一定要做好应急预案,不致于出现状况的时候手忙脚乱。比如课件文字内容可以提前通过微信群发给学生或者可以提前准备好录播课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疫情的特殊情况,为网上教学模式的推行提供了演练的平台,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必将成为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的新课题,我们需要创造性思维,要学习新技术,接受观念变化,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时代之需。

(文/刘会亭)